服務熱線
0755-83044319
發布時間:2022-08-24作者來源:薩科微瀏覽:1398
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基本上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但產業鏈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仍然受制于人,特別是材料、設備、關鍵工藝等嚴重依賴國外。而國外一張張出口禁令更是阻斷了中國半導體產業向高端躍進的發展節奏。在8月17日,在Aspencore主辦的IIC 2022(國際集成電路展覽會暨研討會)重要論壇活動——2022中國IC領袖峰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魏少軍以“直掛云帆濟滄海——中國半導體行業20年的思考”為主題,以視頻的形式分享了他對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三個思考。
魏少軍教授以成都武侯祠的一副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開宗明義,強調了半導體業者審時度勢的重要性。他引用幾組數據證實了“過去的20年,中國和世界經濟高速增長,主要動力來源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這一觀點。
根據其引用的數據,1987-2002年這16年全球GDP年均GDP為27.8萬億美元,2003-2021年全球GDP累計達到了1,315.3萬億美元,年平均GDP為69.2萬億美元,是前面16年年均值的2.5倍。而1987-2002年的16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累計收入為16431億美元,年均為1027億美元,2003-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累計收入為60696億美元,年均為3195億美元,是前面16年的3.1倍。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全球GDP的增長和半導體的增長之間呈現一種相關性,而且進入本世紀第二個10年后,這種相關性應該說是越來越強。
魏少軍教授表示,中國經濟的增長也呈現出同樣的增長方式。根據相關數據,1987-2022年,中國GDP從1.22萬億元上升到12.2萬億元,累計91.8萬億元,平均每年5.7萬億元。2003-2021年中國GDP從13.7萬億元增長至114.4萬億元,平均每年56萬億元,是前面的9.7倍。中國半導體產業幾乎跟GDP一樣也呈現出一種非常強的相關性。顯然,除了房地產和高鐵等中國特有的發展動力之外,中國之所以獲得這樣的高速發展主要得益于搭上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快車。
魏少軍教授的[敏感詞]個思考是:半導體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一個行業。他援引清朝學者陳澹然的名言: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他認為,中國的發展正是在中國高層領導人謀全局與謀萬世的結果。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新興的集成電路產業大國,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通過不斷的努力,已經在京津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地區形成了若干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也打造了多個具有特色的集成電路產業園。中國集成電路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設計、制造、封測、裝備和材料五大板塊齊整的產業。
不過,他也指出,中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擁有質量不斷提升的龐大企業群體,且從全球范圍的角度來看,企業體量仍然比較小,但在在細分領域很多企業都已經進入了比較靠前的位置,即便是曾經長期缺位的半導體存儲器也逐漸崛起成為一支新興的力量。
魏少軍教授認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長效的半導體投資機制。其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二期共投入了3,400多億元,如果以1:3比例帶動產業發展,可以期望在2025年之前帶動投入超過1萬億人民幣。他表示,盡管這個數字不夠大,但也已經對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魏少軍教授表示,中國是高速成長的集成電路產業的聚集地,2021年全行業的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了10,458億元,“這個數字是設計、制造和封測三個環節疊加的結果。”
“2004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敏感詞]大的是封測業,緊隨其后的是制造業和設計業;2009年設計業超過制造業成為第二大產業;2016年設計超過封測業成為[敏感詞]大產業;2020年制造業又超過封測業達到了第二。” 魏少軍教授表示,從這個三個半導體環節變化的情況,可以看出中國半導體產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其中,設計業是增長最快的一個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6.6%。近幾年中國半導體制造業異軍突起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中堅力量,雖然其規模還不夠大,但超過半導體封測業。可以說,這是一個戰略性的轉變。
同時,他也指出,中國是[敏感詞]的單一半導體市場。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為5,560億美元,中國半導體產業產值為1,925億美元,占全球比例接近35%。而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中國進口了4,325億美元的集成電路,占全球集成電路產值的大約78%,同時中國進口的78%集成電路中將近35%用在了本地,40%以上的集成電路又裝在整機中出口。“這是中國作為世界[敏感詞]的單一市場的一個重要的表象。”
另外,他也介紹,中國集成電路產品競爭力還在不斷的提升,特別是在高端通用芯片領域正在穩步提升,“2019年以前一些高端芯片在國內市場幾乎沒有。”
以上中國半導體產業取得的成績都是長期投入的結果。
2.半導體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努力的行業
魏少軍教授引用梁啟超先生名言: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表示,中國要堅定信心、下定決心,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
他認為,中國正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發展階段,即產業升級發展階段: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移;從低技術向高技術遷移;從低生產率向高生產率邁進;從產業鏈的低端向高端移動。
他指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現狀短期內不會改變,中國現有幾百種產品是世界上高度依賴的。這也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創造了非常重要的條件。
為什么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而別的國家不行?魏少軍教授重點提到兩個核心因素:一是新中國建立以后,中國老一代的領導人以[敏感詞]的力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在重工業大筆投入,使中國擁有了非常強大的工業基礎;二是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
他特別強調不要小看中國既作為“世界工廠”也作為“世界市場”的地位,“世界工廠可以生產很多東西,但是世界市場可以消化更多的產品。當世界工廠生產的東西由于各種原因滯銷時,我們的世界市場就會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因此,這些年中國推出了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優惠政策。”
不過,魏少軍教授也指出了中國制造業的存在的問題,“長期以來,中國是以制造為中心來進行部署,現在中國應該轉向以產品為中心的產業發展模式。”
什么是以產品為中心的發展模式?他介紹,在美日歐韓等國家產業結構中,IDM企業占有巨大的比例,而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新加坡等地更多的是以加工為他人服務且作為其產業發展模式。他認為,這種發展模式顯然在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是可行的,但對中國這樣具有14億的消費人口、東西南北跨度5,000公里的國家顯然是不適合的。
他也指出,中國必須要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是競爭的主體,其核心競爭能力就是它的創新能力。”以22家在科創板上市的芯片設計企業為例,根據其年報數據,2021年這些芯片設計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大概47%,比起美國芯片設計企業的62%的平均毛利率要低15%。雖然這些企業平均研發投入達到了25.5%,比起美國半導體企業的平均17%的研發投入,高了8.5%,但這22家科創板上市的芯片設計企業總的研發投入額度只有10.8億美元。
從以上數據就可以看出,中國的企業的創新能力仍然受到規模、盈利能力等限制,實際上還是非常弱小,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來促進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近些年有人來探索把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引入到集成電路,以期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通過資本運作把市場創造出來并定義產品,最終找到管理團隊來運行。魏少軍教授也表示,中國要遵循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以互聯網的發展模式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路徑已經被證明行不通。
第五代移動通訊是中國占有優勢的一個產業,也預示著未來發展的重要的驅動力。他強調,中國半導體企業要著力鍛長板,充分利用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盡管目前5G技術主要特點僅是網速更快,但足以帶動VR/AR等產業的發展,構建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他指出,5G技術是低延時、海量機器類通信技術,仍在不斷向前發展,未來將推動工業智能化改造,比如自動駕駛、產業自動化等。
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魏少軍教授表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不斷的努力,要做好各類準備。當前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然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既有來自外部的挑戰,也有來自內部的挑戰。“內部的挑戰,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消除;外部的挑戰,它的發生很可能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去思考,在發展中會碰到什么問題?應該如何去解決?同時,我們做好相應的準備,就不會出現遇到事情手忙腳亂。”
他也堅信,“中國的發展不會因為某些人某些事情而發生轉變,也不會因為外界的打壓就會停滯不前。我們必須做好各種各樣的準備的同時,努力的向前奔跑。相信依托中國的龐大市場,日夜奮斗的全體行業的同仁們,中國的發展指日可待,一定可以達到勝利的彼岸!”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是說芯語”,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薩科微及行業觀點,只為轉載與分享,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友情鏈接:站點地圖 薩科微官方微博 立創商城-薩科微專賣 金航標官網 金航標英文站
Copyright ?2015-2024 深圳薩科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01760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