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萬億級半導體計劃,直指美國禁令!為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爭奪更多話語權,同時也為了保證歐洲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性,歐盟邁出了半導體產業合縱抗美的關鍵一步!
在美國的強勢打壓之下,不只是中國半導體產業被卡著脖子走得氣喘吁吁,歐洲各國也因身處牽一而動的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感受到了重重危機。
如同中國開始堅定的推進獨立自主的政策一樣,歐洲也不會坐以待斃。
近日,歐盟委員會召開了歐盟17個國家電信部長(大臣)的視頻會議。此后,17國發表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宣布未來兩三年內將投入 1450 億歐元用于半導體產業。
1450 億歐元換算過來大約為人民幣 11527.645 億元,萬億級半導體計劃,直指美國禁令!為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爭奪更多話語權,同時也為了保證歐洲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性,,歐盟邁出了半導體產業合縱抗美的關鍵一步!
合縱抗美,獨立自主 據悉,簽署這份聲明的17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克羅地亞、愛沙尼亞、芬蘭、希臘、意大利、馬耳他、荷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奧地利、斯洛伐克、塞浦路斯。
雖然17個國家的數量僅是歐盟成員國總數的60%,但是德國、法國、荷蘭、意大利等國的產業總量幾乎占據了歐洲半導體行業市場份額的90%。
聲明談到,半導體行業是一個嚴重依賴先進技術的全球性行業,它體現在價值鏈的各個過程,比如說半導體制造設備、設計、生產、測試封裝,以及最終產品中的嵌入和驗證——由此,半導體行業在研發方面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是所有行業[敏感詞],高達 15% 到 20%。正是因為研發支出較高,因此在這個行業中的整合之風非常嚴重,故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一個透明的全球貿易和公平的競爭環境。
但是現在,美國顯然已經破壞了這樣的公平競爭環境,所以歐盟不得不采取應對措施。聲明同時也提到,目前,歐洲大量依賴海外制造的芯片,這些芯片技術廣泛運用于汽車、醫療設備、移動電話和網絡以及環境監測等環節。然而,近年來,國際關系充滿了不確定性。希望通過聯合的形式,推動半導體行業發展。
顯然,17國口中的"海外芯片"所指的正是美國技術。數據顯示,目前美國芯片企業幾乎占據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而歐洲技術的占比僅為10%。
歐盟數字首席執行官蒂埃里·布雷頓在聲明中表示:隨著先進的處理器芯片對歐洲的產業戰略和數字主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采取多國合作方式有助于利用現有優勢,抓住新的機遇。
聲明表示,簽署成員國同意共同努力,以加強歐洲的電子和嵌入式系統價值鏈。這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強化處理器和半導體生態系統,二是在整個供應鏈中擴大工業影響力——以此來應對關鍵技術、安全和社會方面的挑戰。
根據這份聲明,17國將在未來2至3年內投入1450億歐元的資金,以推動歐盟各國聯合研究及投資先進處理器及其他半導體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聲明中不僅提到了當下正流行的5G技術的開發,同時還提出了6G技術,以及當前行業最難攻克的2nm工藝制造。目前,全球[敏感詞]的技術為5nm工藝。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歐盟對美國的霸權政策已經不滿很久了。
據新浪財經援引英國《金融時報》的消息,歐洲地區的科技巨頭以及部分國家的代表人士近期公開指責美國采取的限制行動,指出美國利用技術安全的名義,禁止這些企業與中國合作,但是卻對美企提供額外豁免,讓美企伺機在中國“站穩腳跟”,而歐洲企業卻遭受巨額的經濟損失。
以芯片行業的晶圓廠為例,此前5年,歐洲的純晶圓廠銷售額在全球市場的占比約為10%。然而,近年來隨著美國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制裁,導致這些企業無法向中國市場供貨,今年,整個歐洲的晶圓廠銷售相比此前大跌了40%。
以歐洲半導體巨頭意法半導體公司為例,該司于12月初宣布,此前提出的總值120億美元年度銷售目標將推遲一年生效。具體的原因為,美國的限令之下,預計今年4季度來自華為客戶的訂單為零,對該司接下來的銷售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目前,包括英特爾在內的美國企業均已被美國政府授權恢復對華為進行供貨。然而,在這份豁免名單中并沒有歐洲企業的名字。由于不少歐洲半導體企業在生產設計環節或多或少都使用了美國技術,因此,他們不得不根據美國制裁向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斷供"。
至于美國為何沒對這些歐洲企業“開綠燈”,外界猜測,美國或許是有意限制這些歐洲供應商開拓中國市場的步伐,為美國企業減輕“競爭負擔”。
一名歐盟在華的代表人士指出,對于歐盟來說,中國是個無法替代的巨大市場,他們也想掙脫美國的束縛,通過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從而按照自己的想法服務中國客戶。
政策助推,格局將變 過去30多年來里,歐洲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截至目前,歐洲半導體企業在全球市場份額僅占10%。
當今世界半導體產業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半導體歷史上的兩次產業轉移。[敏感詞]次轉移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由美國本土向日本轉移,成就了東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轉移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初,由美國、日本向韓國以及臺灣轉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臺積電、日月光等大型廠商。
半導體產業每一次轉移的過程都帶動了當地科技與經濟飛速的發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產業兩次轉移都指向了東亞地區,當地政府強力支持在半導體這種高資本長周期的產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歐洲由于沒有強力政策支持,一直沒有搶到歷史性的機遇。這一次,吸收教訓,歐洲在政策方面做出了重磅部署。
另一邊,在政策支持的力度上,中國向來不會落后。
本月,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敏感詞]年至第十年免征企業所得稅,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
在各國的努力和推進之下,相信不出10年,半導體產業的全球格局必將迎來巨變。
注:本文轉載自網絡,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公司電話:+86-0755-83044319
傳真/FAX:+86-0755-83975897
郵箱:1615456225@qq.com
QQ:3518641314 李經理
QQ:332496225 丘經理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民治大道1079號展滔科技大廈C座809室